《碌碌》以平实的笔触勾勒现代人困于生存与理想夹缝中的精神困境,通过"齿轮""钟摆"等机械意象暗喻被量化的人生。晨光与黄昏的循环意象揭示时间流逝的荒诞感,而"数字在血管里爬行"的诡异描写尖锐批判了绩效社会对人的异化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"奔跑却留在原地"构成存在主义式的悖论,折射出当代青年在高速运转社会中产生的集体性迷失。便利店冷光与地铁隧道的场景选择,精准捕捉城市文明的孤独本质,那些"被揉皱的梦"象征着未被消费主义收编的残存诗意。副歌部分"碌碌如蚁,碌碌如谜"的叠词运用,既形成节奏上的压迫感,又呈现了群体性生存状态的荒谬性。结尾处"用指纹兑换星辰"的超现实表达,暴露出数字化生存时代人类对超越性的隐秘渴望。整首作品犹如一部压缩的城市寓言,将物质丰裕时代的精神贫困转化为充满金属质感的语言韵律,在冷静的叙事中完成对现代性困境的病理学解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