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嫦娥》以中国民间神话嫦娥奔月为创作蓝本,通过现代歌词的艺术重构,在传统与创新的交织中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对话。歌词巧妙地将神话意象与当代生活经验相融合,塑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"小嫦娥"形象——她不再是广寒宫里遥不可及的仙子,而是带着人间烟火气的现代女性化身。在月宫桂花酿的意象中,既保留了"吴刚伐桂"的传统元素,又注入了"微醺时数星星"的生活诗意,这种古今意境的碰撞,暗喻着当代人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精神徘徊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"云端跳舞""银河散步"等意象群,构建出轻盈飘逸的视觉画面,却在"流光容易把人抛"的感叹中透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惆怅。通过将嫦娥符号进行去神化处理,作品实际上探讨的是现代人面对永恒与刹那、理想与现实时的普遍困境,月光在这里既是浪漫的载体,也是孤独的隐喻。末尾"捞不起水中的月亮"的意象,既呼应了"猴子捞月"的古老寓言,又暗含对虚幻理想的当代反思,使整首作品在轻盈的旋律感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。